作者: 劉蘭英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2-07-01 09:52
從“五項為民服務機制”做好城市管理,到多措并舉推動城市網格化服務,再到黨建引領創出老舊小區治理新路徑……城鎮面貌日新月異、民生工程碩果累累、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在菏澤經濟開發區丹陽街道辦事處,有一面旗幟始終指引著各項工作前進的方向,鼓舞著士氣,凝聚著力量,它就是飄揚的黨旗。
“老黨員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力量,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篳路藍縷、薪火相傳、砥礪前行,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紀念章的背后,是無上的光榮,是永遠的銘記。”為紀念“七一”建黨節,菏澤經濟開發區丹陽街道黨工委書記鄧文博在走訪慰問“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時說,街道和社區干部要牢記他們的貢獻,盡力照顧好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
今年以來,菏澤經濟開發區丹陽街道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作風,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
6月29日,記者在丹陽街道“紅芯”聚集地“e應辦智慧平臺”辦公室看到,專職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群眾通過平臺反映的問題。
黨建陣地建設是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重要基礎。丹陽街道結合菏澤經濟開發區智慧平臺建設,搭建“e應辦”黨建智慧管理平臺,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開鎖、水電維修、家政服務、裝修裝飾、管道疏通等113家公司、260余名專業人員,統一納入“e應辦”信息平臺進行標準化管理,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同時,依托33個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丹心驛家”紅色驛站,為快遞、外賣等新業態戶外工作者提供飲水、充電等暖心服務。推行社區網格員與新就業群體“1+N”結對聯系,積極引導“快遞外賣小哥”融入基層治理,發揮“快遞外賣小哥”走街串巷,與網格、群眾有著“天然”的聯系優勢,引導“快遞小哥”主動融入城市治理,擔任社情信息員、平安巡查員、志愿服務員,成為社區的“民情前哨”“流動探頭”和“公益使者”。
“群眾滿意,才是工作的首要標準。只有把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作為基本職責,才能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鄧文博表示,只有切實把為群眾謀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保護群眾的各項利益,才能真正推進黨建工作,促經濟、社會和諧、有序的發展。
“自從這個物業托管了我們小區后,環境衛生有了明顯的提升,我們生活也更加舒適了。”家住豐鑫園小區的王女士對丹陽街道實施的紅色物業管理新模式很是滿意。
為提升轄區內老舊小區物業服務水平,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保持老舊小區改造成效,丹陽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按照“黨建引領、政策扶持、市場運作、專業管理、梯次推進”的工作思路,以“黨建+平臺運營”紅色物業管理新模式,成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業務的平臺,逐步實現轄區內61個老舊小區專業化物業管理全覆蓋,實現樓院管理的規范化、專業化,徹底解決“管不好、管不住”難題,讓老舊小區由“脫管”變“托管”。
用發現的眼光做黨建、用共享的思維謀黨建、用創新的意識抓黨建。丹陽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抗擊疫情、推動經濟發展、深化社會治理、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主動作為,積極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不斷創造新亮點、形成新經驗,將基層黨建活力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文/圖 記者 劉蘭英 通訊員 馬學民